|
|||||
|
|||||
“荆江潮涌处,铁军战旗扬。” 在长江中游的公安灌区,一场以“水”为笔、以“敢”为魂的民生工程攻坚战正酣。水电十四局公安灌区改造工程项目部以“地下铁军”“水电劲旅”“抽蓄王牌”“敢为人先、敢打硬仗、敢担重任”的丰富文化基因破局开路,将“敢”字精神融入项目建设的血脉。81条渠道疏浚如龙,109座涵闸矗立成阵,30万亩农田润泽生辉——这支“敢”字当头的铁军,用钢筋铁骨在荆楚大地上刻下新时代治水兴邦的铿锵印记。 文化铸魂壮根基,政治引领把航向 “根深方能叶茂,魂定始得路明。”项目部始终恪守“国企姓党”政治属性,将“两个维护”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坐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构建起“党建领航、文化铸魂”的双轮驱动体系。 在项目营地入口设置独立的企业文化廊,系统展现公司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历史成就”“精神谱系”“时代使命”。驻地办公室以及施工现场设置的“红色能量站”,将党史故事与工程节点有机融合,形成“三步一景、五步一课”的沉浸式教育场景。 创新实施“三学联动”机制:领导班子“领学”党的创新理论,党员骨干“研学”工程技术难题,青年员工“践学”于施工一线。通过“攻坚”主题党课、红色电影月、南平文庙现场教学等特色活动,把“三会一课”开在泵站基坑里,让组织生活充满泥土气息。 纪律建设方面,扎实开展好党风廉政建设,构建“五廉工程”体系:廉洁谈话“醒廉”、宪法学习“明廉”、案例警示“畏廉”、家庭倡廉“护廉”、阳光工程“固廉”。项目开工至今,签订责任书26份,节前廉洁提醒全不落,实现廉洁教育全覆盖、工程建设“零违纪”。 以“双引双建”“七彩党建”为统领,创新打造的“水韵公安,灌通荆楚”党建品牌,通过“党员责任包保制”“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将81条渠道、39座泵站的建设任务分解为“红色责任田”。党员骨干带头立下“军令状”:工程节点就是政治考点!这种“把党旗插在工位上”的实践,让“两个维护”化作可触可感的行动坐标。 2024年“百日攻坚”劳动竞赛期间,党员责任区产值完成率突破113%,利润与现金流“双飘红”的数据背后,是“红色引擎”驱动“金色业绩”的生动注脚。党支部书记的誓言铿锵有力:“龙8-long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不仅建工程,更是在践行‘国之大者’!” 机制筑基强保障,组织聚力敢攻坚 “立制如夯基,聚势则破局。” 项目团队以“敢打硬仗”的系统思维,构建起“企业文化+项目”的全链条管理体系。成立项目级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从“讲政治”的高度推动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逐级压实各级管理人员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以文聚力,促进“文化优势向生产优势”转化。进度条每前进1%,都是组织力的乘法效应,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项目成立运行整体规划,从企业文化的组织、制度、执行等方面研究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共促融合的发展路径与创新举措,以“一盘棋”“一体化”推进项目生产经营建设。 通过统一企业标识、服装、安装帽等视觉识别要素,规范办公场所、施工现场等载体管理,形成“处处见党、步步见企”的文化氛围。开展技能比武、技能攻关,按周、月生产进度设置“红黑”榜,对达标的队伍进行颁发锦旗嘉奖。 在企业文化的系统助力下,面对39座泵站建设的“超纲题”,项目部亮出“敢”字机制组合拳:挂图作战的“军令状”贴在指挥部,倒排工期的“计时器”悬在作业面,平行施工的“多线程”模式打破工序壁垒,将287公里渠道疏挖、238公里护砌工程分解为128个“作战单元”,党员技术骨干驻点督战。“百日攻坚”竞赛中,党员先锋队将28项技术指标转化为“揭榜任务”,推动109座涵闸如期完工,39座泵站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两金管控”精准施策,通过“未完施工清零”行动,资金回笼效率提升40%,净现金流达5.37亿元。 “‘敢’文化不是口号,而是融入血液的执行力!”这种系统化的组织优势,让“速质公安”从蓝图变为现实。 融合创新赋动能,生产提质树标杆。 “文脉融血脉,匠心铸匠品。” 在党建引领下,树立“短工期,长见效”的目标。开展“文化+项目建设”行动,党建品牌与生产实际相融合。 “敢闯新路”的文化特质,在灌区建设中化作破冰利器。技术攻关党员先锋队带着“唯改革者进”的信念,党员技术攻关小组以“三会一课”为理论武装,研发出六角砖自动化铺装系统,使施工效率跃升,成功实现降本增效。技术骨干自豪地说:“龙8-long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不仅‘破冰’,更要‘造浪’!”《长江流域组合灌区高效建设技术研究》的立项,更填补了技术空白。 科技创新战场上,“敢”文化结出硬核果实:通过构建“数字孪生灌区”,物联网传感器与云端调度模型无缝对接,实现从“经验要水”到“指尖配水”的跨越。田间墒情数据实时回传,智能模型精准调配水流,让“人工管理”升级为“智慧管控”。“这是水利工程的‘二次革命’!”总工程师有感而发。2024年,项目科研经费归集达1800万元,实现4项工法、5篇论文的优异成绩。 品牌立标扬美誉,文化聚力展担当 “形神兼备者,其势自远矣。” “人人都是文化特派员”。充分发挥生产经营优势,瞄准“生产先锋队”“招商推荐官”“形象代言人”几个文化标签,主动扩大“在荆”朋友圈。 利用企业微信公众号平台、公安县当地融媒体服务中心、地方报纸等各类文化传播载体融合,多方位输出项目文化。开展好“夏送清凉”“冬送温暖”,驱车百公里关心慰问生病员工,持续改进完善员工对食堂以及宿舍的建议,打造和谐家文化。广泛开展中秋元旦聚餐、团聚包饺子、健康体检、新老生篮球赛、宪法宣传日活动上门等各类文化主题活动,搭建文化展示平台,与广大职工群众美好生活愿望同行,增强认同感、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重视党建带群团工作,多次组织群团活动,带领党团成员参观荆州市公安县南平文庙,举办中秋户外团建活动、组织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山河》,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在持续接受外界的观摩调研学习中,项目文化品牌影响力提升,得到沉淀。项目提炼的“敢担当、敢突破、敢作为”文化体系,通过湖北省人大、政协、荆州市委常委等多批次行业考察转化为可复制经验。更深远的是,联合公安县疾控中心免费开展的血吸虫病验血检测活动,为保障项目人员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150名带着“敢”字烙印的技术骨干,正将这种文化注入新的战场。面对邻镇工厂火灾,应急小组“逆行”火场开辟生命通道。三峡汛情波及公安县,面对严峻汛情,项目党支部主动联系周边乡镇,精心筹备物资慰问防汛前线工作人员,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组织力量进行淤泥清理、堤坝加固等工作,全力保障群众安全度汛。 “企地共建”模式成为品牌输出的典范:联合公安县水利局打造的“泵站运维实训基地”,通过“理论+实操”定制课程,“老党员+新骨干”的“1+1”师徒制,为当地培养87名专业技术人才。 “龙8-long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不仅修渠道,更在树品牌!”项目经理的这句话,揭示了文化输出的深层逻辑。当“数字孪生灌区”经验写入行业标准,当工程进展连续被《湖北日报》报道,公安灌区改造工程项目部的“敢”文化已从长江之滨辐射全公司,成为新时代行业的“精神坐标”。正如灌区百姓所言:“这工程浇灌的不只是田地,更是党心民心的连心渠。”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公安灌区改造工程从“敢”字文化破土,到“硬核”工程矗立,既是公司“敢”文化的生动注脚,更是党建引领下以文化“软实力”锻造发展“硬支撑”的时代缩影。在这里,每一米渠道都镌刻着“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自信,每一座泵站都凝结着“敢闯敢拼”的智慧。正如泵站闸门升起时奔涌的水流,这支“敢”字当头的铁军,正以永不停歇的冲锋姿态,向着“江河安澜、粮仓丰盈”的壮美蓝图澎湃前行。 这,便是“敢”的力量——它让铁军精神在攻坚中淬火,让文化基因在传承中永生! 公安灌区改造工程十九渠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