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8-long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山河脉动青春解码人
来源:成都院 作者:邓益 邱云 时间:2025-07-04 字体:[ ] 分享:

办公桌上,泛黄的野外记录本边角卷曲,残留着高原风沙的痕迹;电脑屏幕上,西藏易贡藏布亚龙水电站的三维地质模型缓缓旋转,与团支部“青年技术沙龙”筹备方案并排闪烁。地质工程师赵程的手指在键盘与记录本之间切换,如同在技术前沿与青年阵地间架设桥梁——这位2024年中国龙8国际成都院“优秀团干部”获得者,正以双重身份诠释新时代国企青年的多维担当。

加入成都院后,赵程的足迹已深嵌大渡河的激流与西藏的冻土。作为地质专业负责人,他承担硬梁包水电站、易贡藏布亚龙水电站等重大工程地质勘察;作为团支部书记,他带领支部获“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凝聚青年力量。山河为卷,青春作笔,这位年轻的地质追光者,正以技术之力与思想之光,在能源强国建设的征程上镌刻新一代水电人的荣光。

地质锤叩响能源强音

滚滚大渡河,蕴藏无限能量。一代代水电人前仆后继,以技术为笔、以责任为墨,一座座水电工程矗立大江,也浸透地质勘察人的使命担当。

硬梁包水电站施工现场,河谷间回荡着机械的轰鸣。面对首部枢纽第四层抬升、引水隧洞蚀变岩发育、地下厂房边墙大变形等复杂地质难题,时任地质部主任的赵程率队扎进工地。他与团队带着地质锤和测量仪,每日行走数万步采集数据,紫外线将工装后背晒出斑驳盐霜。

“每一份报告都是对山河安全的承诺。”2023年成为他技术突围的加速年。在西藏羊湖水电站改造工程中,他创新性构建三维地质-水文耦合模型,精准定位冻土区渗漏通道;针对狮泉河水电站,他提出分级灌浆结合智能监测方案,将处理周期大为缩短。包括那曲查龙在内的三大水电站改造工程,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与三维可视化模型,为高海拔地区水电升级注入科技动能。

从大渡河流域扩机规划、龙头石扩机规划到藏区三大水电站升级,赵程的野外记录本已累积十二册。最新一页记录着易贡藏布亚龙水电站的勘探进展——那里海拔超3500米,氧气浓度不足平原60%。团队成员回忆:“他总第一个攀上勘探点,冻红的手指紧握罗盘,风雪中身形稳如磐石。”

数字密钥开启地质新局

地质工程院走廊巨型屏幕上跃动着彩色三维模型。赵程轻点鼠标,大渡河某坝基的隐伏断层瞬间放大至毫米级精度。“传统地质图是静态的‘CT片’,龙8-long8(国际)唯一官方网站要做的是动态的‘生命监测仪’。”他带领青年技术小组搭建GeoSmart-GOCAD协同平台,让深埋地下的岩层裂隙“透明化”。

面对西南地区频发的洞室围岩变形,他主导研发的《软弱围岩支护结构》系列专利给出破题密钥:4项授权专利构筑起“动态锚固+光纤感知”智能支护体系。在盐源县“7.19”特大滑坡研究中,他建立的“地质-水文-人类活动”三维致灾模型,如同给滑坡体装上预警神经,相关成果发表于核心期刊,成为西南防灾的重要参考。

结合实战经验,他参与《水电工程水库专项工程勘察规程》等系列行业规程国际译本,推动中国标准走向海外市场。

技术突围不止于水电疆域。2024年初,他主持“地质数智化”青年沙龙,将无人机航测与AI岩体识别技术引入传统工作流。一位参与青年感慨:“过去判断岩层走向需实地踏勘三天,现在用AI分析航拍影像,三小时就能生成三维地质图。”

团旗飘扬凝聚青春磁场

周五傍晚,地质院会议室灯火通明。赵程将地质锤横放桌面:“这不仅是工具,更是水电人精神的接力棒。”在“凝师聚力,心向未来”沙龙现场,新入职员工聆听他讲解横断山脉地质演化史,屏幕上切换着青藏高原抬升的模拟动画。

作为团支部书记,他深谙思想引领需根植青年语境。2023年策划的“碳路美好”植树行动中,支部青年在电站边坡种下耐寒灌木;五四青年节的快闪视频里,地质队员在雪山前展开团旗的画面获赞过万。更富创意的是“地质盲盒”活动——封装岩石标本与工程照片的盒子在青年间传递,激发着对行业的浪漫想象。

“青春需要仪式感,更需要归属感。”迎新篮球赛的哨声、合唱比赛的金奖证书、新员工座谈会上的手绘贺卡,见证着他打造的“青春磁场”。近三年,支部6名青年递交入党申请书,12人次获公司技术能手称号,团支部更摘得“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

暮色中的易贡藏布河谷,赵程与青年突击队员们在帐篷中核对数据。电脑屏幕的光映亮晒脱皮的脸颊,三维模型里闪烁的断层线,正转化为明日勘探的坐标。

山河无言,却见证着双重战场上的青春突围:地质锤叩击岩层的清响,是能源强国的时代注脚;团旗下汇聚的青年方阵,是薪火相传的精神图腾。当新一轮晨光掠过雪峰,赵程再次背起地质包——那里装着的不仅是罗盘与图纸,更是一个属于建设者的黄金时代。

【打印】 【关闭】